金秋招聘促就业 暖心行动送岗位——陕西省2022年金秋招聘月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2-10-18 14:17:26
来源:
金秋招聘促就业 暖心行动送岗位
陕西省2022年金秋招聘月活动
圆满结束
(新闻通稿)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促就业决策部署,做好特殊群体就业援助,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2022年金秋招聘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22〕118号)部署和要求,我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统一安排,省人社厅联合省属相关厅局,指导12个市(区)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稳就业、促就业招聘活动,积极推动全省稳就业促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较好成就,圆满完成金秋招聘月专项活动。


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落实和承办省本级任务和各项招聘活动的开展。在陕西公共招聘网(www.sxggzp.com)设立陕西分会场,省本级聚焦企业和求职者需求,分类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发布统一行动标识与主会场互联互通。活动期间聚焦不同群体、不同类型企业需求,以失业人员、未就业毕业生、农民工、重点行业转岗待岗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等为重点,举办了重点群体“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专场、“金秋招聘月活动”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专场、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中小微企业专场、民企专场、国企专场等六场精准定位、特色鲜明、覆盖面广的招聘活动。
活动邀请西凤酒股份、圆通速递、中农集团、中航富士达等2133家企业,提供新媒体运营、车间技工、健康顾问、美团骑手、操作工等8.9万个就业岗位,服务求职者14万人次,收到个人求职简历1.7万份,初步达成意向8468人。
精准组织,亮点频现。各市(区)多措并举,扎实开展促就业、稳就业各项工作。西安市以街道为单位在赛格电脑城、万达广场等商业集中场所采用扫街拜楼形式,逐门逐户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广泛征集企业空岗信息。宝鸡市采取直播带岗和网络发布信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用工单位和求职者“屏对屏”、“面对面”互动对接。咸阳市在各县区人社局网站、政府网站发布就业资讯,开展职业指导,组织“直播带岗”、“就业宣讲会”等专项活动,利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宣传就业岗位,解答就业问题。铜川市依托零工服务中心及“铜川有活”线上服务功能开展线上线下零工招聘。渭南市在荣耀人才网举办网络招聘会,为本市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企业职工等群体提供便捷、精准、高效的服务。延安市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脱贫劳动力、失业人员开展17期各类技能培训和就业培训。榆林市深入产业园区和民营企业,开展用工指导服务。汉中市领导带队走访市内重点企业和项目,对接用工需求,积极开展“送人进企”,促进就业保障用工。安康市利用疫情防控信息和就失业登记系统精准掌握重点群体求职人员情况,采取电话访问、进村入户等方式了解就业状况,建立劳动力务工意向台账,让就业服务更加精准。商洛市以比亚迪公司等园区重点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为重点对象,着重宣传和介绍就业政策、补贴流程,鼓励企业挖掘更多岗位。韩城市开展行业性、群体性、区域性专场招聘,重点服务2022届毕业生及其他各类求职者就业。杨凌示范区通过秦云就业小程序、杨凌就业官方抖音号开展金秋招聘月专场网络招聘会及直播带岗活动,1.7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间观众互动参与率较高。
宣传报道,形式多样。省人社厅官网发布了《陕西人社重点群体政策服务清单》,包括就业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16条政策。咸阳市利用全市人力资源市场阵地,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海报、汇编就业政策,印制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政策问答》就业政策宣传资料。铜川市通过窗口服务、电话访谈等方式,摸清辖区企业用工需求,掌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最新就业信息,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招聘宣传。渭南市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采取发布公告、开办专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汉中市联合当地邮政机构首次以寄送家乡特产的形式,向身在全国各地的2万多名汉中籍外出务工创业人员代表发出亲切慰问并宣传就业帮扶政策。商洛市积极开展就业权益保护专题宣传活动,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业务、开展招聘活动的同时同步张贴防范求职陷阱的专门提示,通过微信公众号和交流群中整理发布典型案例和维权警示,增强求职者的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杨凌示范区录制就业见习、创业贷款、技能培训、社会保险等方面人社政策宣传小视频利用抖音官方账号发布,形成政策宣传新阵地。


9月23日在2022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专场线下招聘活动中,劳动者报社人力资源部经理李翔说:“通过这次公益免费的线下双选会,我们迅速找到了合适的人才,感谢金秋招聘月活动的举办方!”。
稳就业始终是保障民生的首要任务。各级人社部门将认真落实稳就业、促就业工作部署,精准施策,不断优化就业结构,持续拓宽就业渠道,突出重点群体帮扶,促进就业更加合理,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浏览 4178 次